Hi there,我是 Min!這篇我想跟你分享可以如何深入英文的閱讀,同時推薦 BBC 這一篇喪偶(widowed)企鵝互相撫慰的小巧短文,標題是 Widowed Penguins Hug in Award-winning Photo。
這篇文章短短的,推薦你先看完原文,再回來看下面的內容。
準備好了嗎?那我們就開始。
前兩年我看了好些 Netflix 的自然紀錄片,有機會見識到野生動物的世界,很有趣,好多事都出乎意料。
比方說,小獅子要是干擾到吃飯皇帝大的公獅就會被巴;公熊為了讓母熊有閒情性致會選擇殺掉小熊;小海豚會互玩傳球遊戲來訓練協調力(其實正常的「球」應該是海草,但現在海洋污染的緣故,有時候會變成塑膠袋)。
每看完一集影片,都得以更加認識這些同在地球上的夥伴,心理上也感覺跟他們靠近了一些,不再僅止於可愛而遙遠的生物。因此,如果逛到動物主題的文章,也開始格外有共鳴。
一般來說,以聽說讀寫粗分,閱讀似乎常是學生認為最沉悶、最沒什麼的。其中一個問題是出在教材,多數內容都是刻意設計、修整,內容受到制式的單字片語文法範圍侷限,文章不耐咀嚼,沒啥滋味。
這種東西上起來連老師我也會懷疑人生,更何況是學習者。
在我心中,可以讓人閱讀時眼睛發亮的,莫過於來自「母語者內容」的文章。這類文章不是刻意為了教學而寫,會比較道地自然,像是在企鵝這篇便可以看到很自然的時態混用(這也是我之前查書稿時逛到這篇,立刻決定把它選為閱讀班教材的其中一個原因)。
此外,面對好的「母語者內容」,身為讀者的我們在品嚐字句時,便能體驗到耐嚼的滋味,就像這篇一開頭的破題句:The year 2020 has produced many poignant and powerful photographs.
在閱讀時如果感到索然無味,另一個問題常是出在讀的方法。
比方說,學生如果看到這個破題句,通常注意力只會放在 poignant 是什麼意思。一旦查完生字,用每個單字的中文拼接起來這句話的意思,便直接往下一句走了。
這樣的讀法很可惜又浪費。閱讀一篇文字,或許可以比照欣賞一幅畫作,最好有不同角度的遠觀 + 細看。
事實上,The year 2020 has produced many poignant and powerful photographs.
如果你讀進去了,這會是一個多麼令人觸動的句子。
首先,這個破題句特別在哪?從字音來看,這一句陸續出現的 produced、poignant、powerful,三個字的共通點是什麼?英文的近義字這麼多,為什麼作者要選用它們?
因為這樣的選字,能增添句子鏗鏘的聲音感。想要破解一篇英文文章的選字,聲音感可以是其中一把鑰匙(聲音感在自然紀錄片的旁白也會頻繁出現,但這是另一個主題了)。
其次,破題句搭配上這張照片,特別在哪?在看這句時,我們需要回想一下這句的主詞 The year 2020,那年怎麼了?為什麼會有一張張的 poignant and powerful photographs?
Oh,2020 不正是 COVID 大爆發的第一年嗎?人心動盪不安,許多人也被迫面對生命的逝去。
如果你親自體驗過,或至少能稍微同感失去所愛的傷痛,那麼,身為人類的我們,繼續在後面的句子讀到原來照片中的兩隻企鵝都失去了另一半,便能瞬間連結他們正在經歷的失落。
此刻很適合停靜下來,花一點時間,凝視這兩個在燈光襯托下依靠的小小背影。這樣的一幅畫面,悄然無聲,卻又像是訴說了千言萬語,不正是 poignant and powerful photographs 的寫照嗎?
我之前好奇找過自然紀錄片的幕後花絮來看,看完真的會極為佩服這一行攝影師的熱情和毅力。
比方說,獲獎紀錄片 Our Planet 有位攝影師為了拍到西伯利亞虎,整個寒冬都獨自待在高山雪地的迷你小屋,怕驚擾動物,吃喝拉撒睡都只能關在屋內克難解決。
可惜的是,第一年毫無所獲,只好等到第二年的冬季重來一次。有天他例行檢查安裝於樹上的鏡頭,發現很難拍到的西伯利亞虎終於入鏡,一個大男人當場喜極拭淚
。
而連續兩個寒冬,日復一日孤身、漫長的等候,就為了實際播放時不到幾秒的珍貴畫面。
文章後面會提到,拍下這對企鵝的攝影師,一開始只是聽說了他們的事,便決定特地守候,連續數天,最後終於得以記錄到這感人的一刻。
野生動物攝影師常需要面對結果未知、碰運氣的等待,就像文章末攝影師的結語:I got lucky during one beautiful moment.
讀讀這一篇我由衷推薦的 BBC 好文章,感受攝影師分享的好運,也一起回到那個令人動容的 beautiful moment。
– Min 的複習時間
從上面的示範可看出,如果你想深入英文的閱讀,可以試著先從這 3 把鑰匙進去。
- 從好內容下手
如果是遇到本身就沒寫好的文章,看不下去很正常。 - 補充背景知識
欠缺背景知識時,連結感會不夠。比方說,如果我少了動物紀錄片跟 Covid 的背景知識,這篇短文帶給我的觸動就不會那麼深。 - 忽略了文字的聲音感
以這篇文章的 produced、poignant、powerful,如果你在讀時,腦袋裡是靜音的,就會體驗不到作者的用字好在哪。關於聲音感的敏銳讀,推薦你從每次都把文章朗讀出聲開始。
